Search


就快到情人節,人妻先生作為非主流BOL,怎可能不在這個佳節給大家來一發?呃… I mea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就快到情人節,人妻先生作為非主流BOL,怎可能不在這個佳節給大家來一發?呃… I mean發篇文章給大家應節。每到情人節就會看到很多media跑來跟大家說這裡有地道歐洲菜、那間餐廳又有地道歐洲風味,我每次看到這些介紹,都不禁想:你是欺負我們沒去過歐洲是吧?

這些報導都是聚焦在食材什麼的都是從歐洲直送、主廚是歐洲人、裝修是從歐洲搜購,怎樣怎樣地道之類的,但是當你光顧那些餐廳時,你總是覺得和以前在歐洲旅行時光顧過的餐廳感覺不太一樣,味道是接近的,但就是不一樣,套用金田一的用語,就是「有種不協調的感覺」,不只是因為鄰桌的死八婆不停開閃光燈影相自拍打卡至地老天荒、也不只是因為旁邊那位朋友用普通話叫著「服務員」,令你有種跑進了上海廸士尼的錯覺;軟件上文化上,這裡的確不是歐洲,在歐洲你要點菜,你就算喊破喉嚨都沒有人會來幫你,舉手叫侍應過來更是罕見,你只需要坐著,侍應就會慢慢地在他們有空時過來給你點菜,什麼?你趕時間?趕時間你不會去快餐店啊?去旁邊咖啡店買三文治啊!到遊客區外的餐廳是一件悠閒的事情,老闆也不會急著每晚每桌都有3-4次turnover才夠錢交租,歐洲餐廳的侍應會看著你的用膳的進度來出菜,我們香港吃了主菜,卻還在追頭盤,那怕是索價每人數百的中環餐廳,也是同一個德性,更不消說吃到一半,已經收到侍應的帳單--- 先生,我地個半鐘要交枱了。你叫交枱無問題,但我追緊個甜品仲未到呀,_你!

你說,這那裡像歐洲了?你在歐洲踏進餐廳猶如踏進正版廸士尼一樣,理應猶如置身不一樣的世界,把日間的忙碌拋諸腦後,香港是個可以忍受澳牛光速餐,還要甘之如飴地為劣質服務寫攻略的地方,這是我們永遠做不到的軟件。

說完軟件就到硬件,撫心自問,只是一張餐巾都出賣了間餐廳的格調。在歐洲的餐廳,用餐的紙巾是很厚實的那種,給人一種很舒適的接觸體驗,呵護你的敏感部位,擦在嘴唇上是件愉快的事情。但來到香港,就算再好的餐廳,一到了餐紙巾十間有九間半都出事,都是些非常粗糙的下價貨色,薄如蟬翼的紙巾為大家帶來全新的無感體驗,用力一擦,要麼是你嘴唇破了,要麼是紙巾破了,這是那門子的地道體驗?面對客戶的都可以cheap到出面,你敢想像廚房裡是怎樣的「節省成本」?

最後,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,也是香港尤其是食意粉,食十間十間都出事,當然,不是因為大廚們跟了mark嫂的秘技將意粉過冷河辟走鹼水味,而是從不會熱碟。在意大利,那怕是遊客區的餐廳,侍應都會拿著厚毛巾把碟子端出來,然後看到你是外國人面孔,有點溫馨又有點臭屁地提示你:小心碟子很熱。然後我們作為遊客是一定不信邪,碰一碰碟邊就被燙得縮回手,這是很正宗的意大利食意粉的體驗,沒辦法,因為意粉澱粉重又常用芝士,遇上冷碟子就會變硬,所以意粉需要用熱碟上,吃完時,碟子剛好就暖暖的,而香港嘛,碟是冷的,上到來的卡邦尼意粉,已經開始凝固,仲硬過我條命,吃完時,碟子才剛好被意粉弄暖了。

大家不妨看看,明天情人節,你男友/老公選的那間地道歐洲餐廳,到底有多「地道」?

#睇死你食到一半就已經要埋單
#再睇死你追完前菜仲要追甜品
#祝大家情人節快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既是人妻,也是先生;我八婆所以我存在。
View all posts